学术观点|张慧、张玉双 :西班牙语国际推广机构的语言声誉规划探析——以塞万提斯学院为例
西班牙语国际推广机构的语言声誉规划探析——以塞万提斯学院为例
张慧 张玉双
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
摘要
摘 要:
语言声誉规划是世界通用语言成功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语言传播机构开展语言规划的基本形式,亟待引起国内研究关注。在世界主要通用语言中,西班牙语的声誉规划成功经验值得关注,其国际推广机构进行语言和文化的国际传播模式特点对国际中文教育有较高的借鉴意义。本文基于语言声誉规划理论,以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为典型案例,采用语料库语言学中的计算机辅助分析研究方法,以塞万提斯学院年报为研究对象,梳理该机构在官方、机构、团体、个人多层面互动进行西班牙语声誉规划的成功经验,总结并分析其声誉规划的策略与机制,可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语言规划;声誉规划;塞万提斯学院;国际中文教育;
文献来源:张慧,张玉双.西班牙语国际推广机构的语言声誉规划探析——以塞万提斯学院为例[J].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2,30(1):13-18.DOI:10.16362/j.cnki.cn61-1457/h.2022.01.015.
01
引言
语言文化的国际推广是全球语言治理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提升国际中文教育与传播能力是国内相关领域研究的持续关注点。近年来,随着国内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的迅速发展,语言文化国际传播备受关注。现有研究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语言文化传播的理论探索,如赵世举(2015)、李宇明(2016)、沈骑(2020)均从全球语言竞争视角探索语言传播的理论框架。二是语言文化传播的现实问题,如张西平、柳若梅(2008)、陆经生等(2016)、刘志刚(2020)分析世界主要强势语言及其语言推广机构的推广传播战略;谢莉、王银泉(2018),安丰存、王铭玉(2019)分析中国政治话语的国际传播。
在世界主要通用语言中,西班牙语的国际传播成功经验值得关注。西语位居世界语言活力前列(郭书谏、沈骑2019)。西语在国际传播上的成功得益于它的国际推广机构———塞万提斯学院(简称塞院)。根据塞院2021年的研究报告,自塞院成立以来,西语群体增长近70%(2)。国内对西语推广机构的研究主要有:刘建(2005)分析了西班牙语主要推广机构的职能;杨敏(2012)对塞万提斯学院和孔子学院做了比较研究;陆经生、陈旦娜(2016)分析了塞万提斯学院在推动语言测试与语言传播方面的成功经验。国内对西语推广机构的现有研究多聚焦机构的组织结构和运营方式,多以西班牙语教学为抓手,偏重语言地位与语言习得规划研究,缺乏对机构的语言政策、语言规划历时变化的实证研究。国外的相关研究主要有:Moreno(1992)曾提出西班牙语在美洲进行语言规划的特征;Carreira(2007)研究了西班牙的全球推广战略;Carlos(2019)和Rizzo(2020)分析了西班牙语在国际推广中所采用的“伊比利亚美洲政策”以及塞万提斯学院对该政策的执行情况。国外研究多聚焦语言政策及语言推广的全球战略,偏重语言本体与语言地位规划。文献梳理显示,国内外的既往研究均对西语的声誉规划关注不多。而近年来西语人口的增长及西语活力指数显示,西语的声誉规划较为成功,其经验对国际中文教育具有较高借鉴意义。
本研究基于语言声誉规划理论,以西班牙塞万提斯学院为案例,搜集该机构从1998年至2020年的年报资料(3),利用Python编程工具,并借助多语言快速自动关键词提取软件包(Multilingual Rapid Automatic Keyword Extraction,简称RAKE)(Roseet al.2010)提取年报高频词及其常用搭配,将高频词及词组放入语言声誉规划的理论框架中进行分析,辅以塞万提斯院官网内容及相关文献,总结该机构进行语言声誉规划的成功经验及其可借鉴之处。
02
研究设计与方法
本研究采用德国学者Haarmann(1990:120)提出的“语言声誉规划”理论。根据该理论,语言是一种公共用品,大众对规划出的新产品有选择使用的自由。该理论强调了语言政策实施的双向性,指出规划成功的几率更取决于接受者(Haarmann1990:121)。Cooper(1989)在其被称为“八问方案”的理论著作中指出,语言规划者所习惯的自上而下的规划方式忽略了个体的接受度。A-ger(2005:1)对声誉规划理论进行了补充,引入了形象规划的概念,并论述了两者的不同:前者是政策导向的自上而下规划,而后者是自下而上的民主劝说。之后的研究者们则将两者看成同一种东西(赵守辉2008:128)。因此,本研究的重点聚焦在如何从受众出发,尊重个体的情感立场和交流愿望,通过提升语言的竞争力让规划的接受者进行主动选择。
根据Haarmann(1990:120)的语言声誉规划理论,声誉规划可分为四个层面:官方、机构、团体和个人,如图1所示。
这四个层面在效果上的影响力由高到低递减。最高层第4层是政府行为,表现形式上是国家制定语言政策等;第3层是机构行为,指官方或半官方机构进行的语言文化推广活动等;这两层的活动都属于语言规划范围。第2层团体层,主体为企业、高校和民间组织等;而位于底层的个人层,则指向有影响力的个人;这两层的语言文化推动活动则属于语言培育范围。
2.2 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语料库语言学中的计算机辅助分析法,将塞院从1998年至2020年的年报自建语料库,首先在Python程序中加载RAKE工具包提取该语料库中出现频度最高的词,然后从高频词中选取部分词进行左右搭配词抓取,再从这些高频词和词组出发分析总结塞院在官方、机构、团体、个人多层面互动进行西班牙语声誉规划的成功经验。
具体研究步骤如下:第一步,研究者提取了从1998年至2020年每年年报出现频率大于等于20次的词(语料库总计词数为2,109,070),然后利用Excel的加权功能,得出频次总和最高的20个词。第二步,研究者将20个高频词放入语言声誉规划的对应层面进行搭配抓词,根据相关性选出5个词抓取其左右各3个词进行词组搭配统计。当词组意义不完整时再补充抓取2个,即抓取左右各5个词进行词义确认。统计结果列出高频搭配词组前5个(当词组频次相同时并列计入结果,因此部分词列出6~7个)。第三步,从高频词及词组出发查找对应年报,结合年报和塞院官网内容分析塞院多层面进行西班牙语声誉规划的模式特点。第四步,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分析塞院进行语言声誉规划的策略机制与成功经验,为国际中文教育发展提供参考。
03
研究结果
塞院历时22年年报的高频词提取结果体现了语言声誉规划理论中的论述:实施规划的四个层面在效果上的影响力呈现递减。政府对声誉规划的推动作用最大,机构和团体次之,个人推动作用最小。提取的20个高频词及出现频度如表1所示。
研究者将20个高频词放入语言声誉规划的四个层面(官方、机构、团体和个人)分析发现,除去难以界定对应层面的词如“语言”“英语”“法语”等,四个层面对应的高频词数量分布结果由多到少递减,具体如下:1)对应于官方层的高频词共有6个:“美国”“西班牙”“国家”“迈阿密”“古巴”“巴西”;2)对应于机构层的高频词有2个:“塞万提斯”和“中心”;3)对应于团体层的高频词有1个:“大学”;4)对应于个人层的高频词为0。
以下为研究者从高频词出发,选取部分词进行高频搭配抓取,然后结合对应年报对塞院的语言声誉规划特点进行分层小结。因在个人推动层无对应高频词,研究者用塞院的官网内容进行补充分析。
3.1 官方层:以“美洲”为重点
年报综合高频词中出现的国家体现了西班牙语声誉规划的全球推广战略重地。首先是美国,对应的高频词有两个:一为“Unidos”(对Unidos一词抓取的左搭配词结果均为LosEstados,完整词义为美国);一为“Miami”(迈阿密);其次为“巴西”。“古巴”虽然出现总频次高,但查找其对应年报,发现仅出现在2008年的年报中。“巴西”是综合高频词,也是2009、2013和2015三年年报的高频词。接着进行高频词搭配抓词,研究者发现有2个高频词对应官方层:“西班牙”和“西班牙语”。其高频搭配结果如表2所示。
高频搭配结果显示:西班牙政府在官方推动层注重西班牙国家“形象”的树立,“大使馆”是该层活动的主要承担者。西班牙政府重视和别国的双边关系。
高频搭配词中和官方层活动相关的有“文化”“在美国”“在全球”。这一结果显示西班牙政府在全球推广语言时也推广文化,在推广中设立重点国家———美国。高频搭配“西班牙及西语美洲的”显示,西班牙政府在推广西语文化时不仅推广西班牙的文化,也推广讲西语的美洲国家的文化。西班牙政府推广语言文化的目标旨在提升国家形象,全球推广战略为广泛链接世界各国,推广重点地域为美洲,重点推广国家为美国。
3.2 机构层:以“教学”为抓手
20个高频词中对应机构层的有2个:“塞万提斯”和“中心”。分析该层面策略时选取了这两个高频词进行搭配抓取,结果见表4。
高频搭配结果显示,“塞万提斯”的高频搭配是“学院”,这说明在综合高频词中的“塞万提斯”是指塞院,而非西班牙著名作家塞万提斯。而“年报”是研究塞院活动的重要文件。
结果显示,“塞万提斯”也是“中心”的高频搭配,这说明塞万提斯学院是机构层的重点词,同时中心呈网络化,多指向考试和教学中心。由此可见,“教学”一词作为高频搭配不仅出现在表5,也出现在上一层表3中,且在20个综合高频词中位居前列。可见“教学”是机构层推动语言声誉规划的重要抓手,机构通过在全球设立教学中心、考试中心等手段进行西语语言和文化的传播。
3.3 团体层:以“大学”为中心
“大学”是综合高频词,也是对应于团体层的关键词。其高频搭配结果如表6所示。
高频搭配结果显示,和大学签署各类文件,和大学的合作是塞院在团体层推动的工作重点。从高频词出发,研究者查阅2018—2019塞院年报(Memoriadel Instituto Cervantes,2018—2019)中关于“大学”方面的内容,结果显示:目前塞院与全球32所大学及教育机构开展合作,推出的合作课程多样化、专业化。在专业课程中,有专门针对亚洲学生和教师资质认证培训的课程。塞院还与两所国立大学:梅内德斯·佩拉约国际大学(UIMP)和国立远程大学(UNED)保持合作,为这两所大学就读西语教学官方硕士课程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生可选择在西班牙或海外进行实习。
3.4 个人层:以“品牌”为标识
因在年报综合高频词中无对应于该层的高频关键词,研究者查阅了塞院官网上的董事会名录,结果显示:董事会长期成员中有西班牙和西语美洲语言文化届的杰出代表,来自皇家学院、大学和其他社会机构。塞万提斯文学奖的获得者则是固定成员。塞院董事会对长期成员的选择,说明在个人推动层的活动注重和奖项的结合,以“塞万提斯”奖强化“塞万提斯”这一品牌标识。
04
研究讨论与启示
从上述塞院在四个层面进行语言声誉规划的模式特点出发,结合相关文献,国际中文教育可在四个层面得到如下启示。
4.1 政府层:求同存异
如前所述,西班牙政府在官方层的推动活动注重树立国家形象。在塑造国家形象上,西班牙前后出台了两个皇家法令:2012年颁布998/2012号皇家法令,提出建立“西班牙品牌(MarcaEspaña)”,在该法令的第7条提议塞万提斯院长出任西班牙语推广顾问委员会的成员,该政策的出台旨在建立“更好的西班牙对外形象”。该政策于2018年由1266/2018号皇家法令改名为“全球化的西班牙(EspañaGlobal)”(Rizzo2020:138)。该变化体现了西班牙在构建国家形象上从强调国家品牌到谋求全球认可。
在语言政策的提法上,西班牙经历了由“泛西班牙语”到“伊比利亚美洲化”的转变。在对西班牙政府语言政策的既往研究中,多提及“泛西班牙语”政策(陆经生等2016:223),而塞院官网新闻显示,塞院在语言政策上日益“伊比利亚美洲化”。西班牙外交部部长GarcíaMargallo在2014年全球塞万提斯学院院长培训开幕式上如此预测塞院的未来:“塞万提斯学院必将日益去西班牙化,更伊比利亚美洲化。”(5)
西班牙研究员CarlosMalamud定义的伊比利亚美洲是指拉丁美洲加上西班牙和葡萄牙(以及安道尔)。政府层的活动体现了西班牙广泛团结以西班牙语和葡萄牙语为母语的国家,联合他国在第三国共同推广西班牙语,如联合墨西哥在美国推广西班牙语、联合阿根廷在巴西推广西班牙语。参考西班牙政府层在国家形象和语言政策的话语转变,中国的国际形象话语亦可探索从“大”(大国、人口多)到“同”(共同体)的转变。“一带一路”发展倡议以及“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核心概念代表了中国政治话语的核心内容(安丰存、王铭玉2019:2),体现了中国多边主义的外交政策。因此,国际中文教育在政府层的推动上宜强调“同”的概念,打造“人文共同体”。“同”的提法有利于去威胁论;“同”意味着“平等”“和谐”,有助于消除文化差异造成的误会,达成更好的国际理解。
高频词研究结果显示,西班牙语在全球推广有战略重点国家:美国和巴西。该研究结果符合陆经生等(2016:286)提及的“塞院选择美洲、尤其是美国和巴西这两个国家作为语言推广主战场”。美国位居高频词之首和塞院年报预测美国未来的语言人口密切相关。塞院2021年出具的语言报告中提到,美国在2060年将是世界说西语人口的第二大国,仅次于墨西哥(7)。语言人口的增长意味着语言教育的市场增值和经济回报。西语的国际市场价值提升前景促进拉美国家愿与西班牙共同致力于西语的全球推广,共同获益。
参考塞院在全球推广中确定重点国家的做法,国际中文教育在推广时也应确定重点,战术上“存异”。在地域区分时,根据文化传承、情感链接和经济利益的紧密程度,分成三个语言圈:内圈,主要为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国家;朋友圈,和中国有着良好情感基础的国家;拓展圈,和中国有着重要经济链接的国家。如图2所示。
在区域差异化策略上,国际中文教育可从内圈国家入手,联合同处儒家文化的国家,如日韩等国,共同进行儒家文化的推广;对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可通过国家援助项目及双边合作加强与这些国家的情感链接,通过共语加深彼此的了解、促进友谊;而对于处在“拓展圈”的发达国家,如英国、美国、德国、法国等,在推动国际中文教育时应突出语言的实用功能和投资价值,通过经济回报的增值来推动语言教育。
总之,国际中文教育在政府层的推动可在战略上“求同”:以语言为基石搭建人文共同体,通往人类命运共同体;在战术上“存异”:根据经济增长及语言人口增长预测确定重点国家,根据经济链接和情感链接的紧密度进行差异化推动。
4.2 机构层:因地制宜
前述研究结果显示,机构层以“教学”为抓手,在设计语言产品时注重地域差异,赋予文化内涵。因此在设计国际中文教育产品时,相关机构需考虑产品投放地的地域差异,因地制宜。国际中文教育产品在上述的三个语言圈可采取三种不同的设计策略。
在“内圈”(即汉字文化圈)可推出有文化底蕴的产品,因该圈的受众已有一定儒学思想基础,该类产品能被当地接受,也符合受众的需求。如中国拍摄的《论语与算盘》纪录片深受日本观众喜爱(8)。这类语言产品能加深学习者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认同感。
在“拓展圈”(即西方发达国家圈)打造教育产品时应注重实用性,提高语言教育投资的经济回报。设计国际中文教育产品时可考虑复合型专业课程的开设,如经贸中文、医学中文、信息中文、工程中文等课程,让学习者实现语言学习投资的市场价值。
在“朋友圈”(即“一带一路”国家圈)以文化带动语言,发掘语言产品的文化价值。文化产品的设计应注重时效性,改变部分海外人士对中国的刻板印象。一方面,相关机构可将经典作品进行现代化改编,如四大名著、著名京剧、经典昆曲等。另一方面,可向海外传播一些优质的时代热剧等。经典和现代相结合的文化传播有利于受众全面实时地了解中国文化。
语言的市场价值和非市场价值共同决定了学习者是否会选择学习该语言(李琳、王立非2019:12)。因此机构层在推广语言产品时要因圈而异:在“拓展圈”要强调语言产品的市场价值;而在“内圈”和“朋友圈”则重点宣传语言产品的非市场价值。
4.3 团体层:和而不同
借鉴塞院在团体层的推动经验,大学作为独立的学术体有着去政治化的民间形象,适合作为团体层的主要力量。机构可和大学合作共同开发课程,进行优势互补。在团体层推动教学及文化活动时可发挥大学的学术专长,开设一些文学、哲学及历史学术课程。该类课程有助于受众更深入、系统、完整地了解中国文化,体现中国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历时发展。
中国的传统伦理道德在东南亚国家有着深厚的根基,认同度较高。如何走出内圈,取得外圈的认同,尤其是“拓展圈”的认可,是国际中文教育在团体层推动时面临的挑战。“和而不同”是孔子的核心主张之一,是儒家思想的哲学基础,该主张可作为团体层推动的核心策略。在推广中可突出国际中文教育给世界带来“和平”、“和谐”,在语言教育中注重传播“和”的思想,在文化交流中尊重彼此的文化差异,通过讲相同的语言获得更好的理解,通过理解获得认同。
4.4 个人层:品牌效应
塞院的品牌标识通过该机构涌现的很多杰出人士不断加固。2020年11月,上海塞万提斯图书馆院长易玛·孔萨雷斯·布依被授予了西班牙国民成就十字勋章(9),这既是西班牙政府对个人工作的肯定,也是对塞院工作的肯定。借鉴塞院经验,国际中文教育需打造国际文化品牌,并围绕该品牌设立相关的文化活动奖项,奖励为国际中文教育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形成品牌效应。尽管个人层在语言的声誉规划中影响力最小,如能善用文化名人的影响力,打造国际知名文化品牌,有利于让受众出于对品牌的认可选择语言教育产品,出于对品牌的热爱持续持有该产品。
05
结语
“语言声誉规划是中国语言安全规划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事关国际中文教育战略的成败”(沈骑2020:24)。塞万提斯学院在语言声誉规划上的成功经验给国际中文教育的启示主要有:在制定国际中文教育的推广战略时,根据国家的外交政策和语言政策、根据所在地的社会政治环境、经济状况、文化环境和生态环境因地制宜地进行差别化制定;在设计语言教育产品时,需针对语言教育市场的不同受众人群提供差异化产品;在进行文化推广活动时,需结合经典和现代;在规划方式上实现从“自上而下”到“自下而上”的转型,从受众出发,从市场需求出发规划教育产品;在推动过程中,善用政府、机构、团体和个人层面进行多层面互动推动,通过提供优质的国际中文教育提升中国形象,用语言教育外交帮助不同文化背景的民族在文化交流中破除标签化认识,达成国际理解,完善中国话语体系的国际建构。
编者按
参考文献略,欢迎查阅知网或《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2022年第1期纸质原文。
本文编辑:孙雨
本文审核:沈骑
语言治理研究
欢迎关注
Language Governance Alliance
球分享
球点赞
球在看